“嗖——嗖——嗖——”,一架架航模飞机腾空而起,直上云霄,起飞、翻转、俯冲、跃升、急转、横滚、倒飞……在我校的操场上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精彩的画面,小小的飞机用矫健的英姿吸引着无数好奇的目光,也赢得阵阵的掌声与喝彩。
小飞机筑起大飞翔梦
在人类追求飞翔梦想的道路上,飞机的诞生是极其重要的里程碑。自莱特兄弟造出世界第一架飞机后,许多以航空飞行为主要内容的运动逐渐兴起。近年来,航模之风愈刮愈猛,飞翔梦在全国中小学中悄然升起。
我校也有自己的飞翔梦。自2005年昂首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以来,我校志存高远,以省一级示范性高中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全方位、多渠道地推进素质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广中学子的创新思维越来越活跃,对科学的好奇和探究欲望越来越浓厚,飞翔梦也越来越根植于心。去年10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成立了我校航模团队,全面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独立探究、合作研讨、勇于创新的能力。航模团队从成员招募、到理论培训;从场地申请、到材料采购;从图纸设计、到部件组装、测试飞行。航模团队迅速成长起来。经过艰苦而漫长的摸索,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3月12日,一架承载着团队希望与梦想的航模飞机首次试飞成功,一种久违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航模团队半年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回想设计时的艰苦,一位队员幽默地说:“这飞机可不是飞上去的,是被我们浑身的汗臭味儿吓得逃上天的”。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自此,广中学子自主设计的飞机终于能够自由翱翔蓝天,圆了孩子们的飞翔梦。
小团队凝聚大智慧
航模设计不是简单的游戏,模型也不是单纯的玩具。一架飞机的正常起飞和降落,涉及空气动力、电子、机械、无线电、材料、工艺、结构力学、气象、测量等多种学科,知识面广、技术性强,对设计者的逻辑思维、知识结构以及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航模飞机的设计组装过程,困难重重。一架简洁小巧的模型飞机下,隐藏着许多先进技术。仅仅一个机翼的简单设计,就费尽了队员们的心思,“前掠翼”、“后掠翼”、“三角翼”,队员们集思广益齐动手,一点一点摸索,错了再拆,拆了再做,做好了再测试,如此反复,最终确定了三翼面布局的总体设计方案。不仅如此,航模飞机对遥控技术的要求相当高,有些飞机飞行速度很快,尤其是在完成一些特技动作时,根本不允许犯错,遥控器轻轻一拨杆就能完全改变飞机的飞行状态。这就需要操纵手具备很强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助手默契配合,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天气以及种种突发情况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
航模设计中,队员们一方面改进现有的模型设备,另一方面自主研发全新的飞行器模型,力争用最少的资金、最低碳节能的材料,制作出性能更好的飞机模型。团队的第一台飞机模型,全部用轻木完成,机身成本在300元左右,经过队员们集体讨论并改良后,改用环保的KT板代替,机身更轻盈,性能更稳定,而且多数KT板可以废物再利用,大大节省了成本,改良后的机身成本在60元左右。
在采访中,航模指导老师告诉记者:“航模制作,不仅需要足够的细心、耐心和毅力,更需要团队的智慧和凝聚力,一架飞机的成功飞行,就是团队智慧的结晶”
小活动凸显素质教育新方向
广中航模团队依靠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究其原因,这项活动集科技性、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实践性等优点于一体,对锻炼青少年的动手动脑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我校,正处在学生成长最重要的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校坚持“博学广才、器识为先”的办学思想,以创建全省一级示范性高中为契机,不断开拓创新。日常教学中,我校常态化地开展了各类生动活泼、健康益智的科技、艺术、体育等课外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能。学校先后建成高规格的“四川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生物科技标本馆,以及数字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个人专长成立了航模、骑行、书画、摄影、舞蹈、计算机协会等数十个社团组织,为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展现平台。而以航模活动为代表的课外活动,是我校继学生自主设计生物科技标本后推出的又一素质教育发展新载体,该类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彰显我校“活动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更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航模社指导老师杨国松指出:航模活动是科普与运动的有力结合,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很容易吸引青少年。我校,正是以这种科技活动为载体,狠抓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专长,寓教于乐,在兴趣发挥的同时轻松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今后,类似的科技活动将会越来越多地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全校师生也将会更加努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方位发展,使学校不断向全国一流高校输送更多优秀学生,向省一级示范高中华丽转身,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实现我校的“飞翔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