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与写作能力
西方学府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严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阅读是锻炼明辨性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不同于死记硬背文章内容以及中心思想的教育方式,在国外学府的教室内,老师期望学生就阅读的内容展开激烈的讨论。与阅读能力相辅相成的是过硬的写作能力——如何把阅读的内容彻底消化,并通过流畅的语言描述出来是老师重点培养的能力。从高中开始,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诸多课程都会布置10页以上的papers(论文)——从英文课到历史课,甚至高级别的经济与数学课程,清晰、有逻辑性的文章是学术成功的关健。很多课程的期中与期末考试就是一篇10-20页的paper——也就是说,学生单科成绩的30-40%取决于写作能力的高低。
2.独立思考分析能力
西方授课的本质是“授人以渔”:学生不是无条件接收老师和书本的理论内容,而是通过听取不同见解,依靠大量的阅读调研,独立进行思考。
西方学府的授课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和书本上的任何学术观点,都不是答案。今天出现的学术理论,明天可能就会被推翻。一个权威观点在此时、此环境里是正确的,在另外一个背景和地方就可能是错误的。有的模式在过去是成功的,在未来可能就会失败。有的专家做出这样解释的时候,其他专家会做出另外一种不同解释。无论多么出名的学者,都有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在学术上都有自己的偏向。因此,学校并不是一个让学生单纯听讲课和背理论的地方。作业和论文的结论是不计对错的,推断过程是否让人信服,思维逻辑是否严谨才是真正的关键。
3.行为素养得体
很多人喜欢把学校知名度与高学历看作是职业发展的优势。实际上,在商业市场白热化的竞争中,这些都起不了什么作用。没有人因为你有清华或北大的学位,就把供货订单给你;没有人因为你是牛津、剑桥的毕业生,就和你签订投资合同;更没有人因为你在常青藤学习过,就提升你做主管。职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与人间的感觉竞争——只要把感觉做到位,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类非分数类的行为素养其实是决定成功的关健。你需要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打成一片,懂得如何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如鱼得水、谈笑风生,展现自己的亮点与个性。
4.管理时间的能力
管理时间的能力可以规划成以下几点,这些都是在西方学府切忌避免的状况:
4.1.切忌拖拉,临时抱佛脚——西方学府中老师把学生作为成人来看待。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没有人去督促他们,很多人很容易养成拖拉的习惯。老师布置作业和论文时,都会给出一段日子去完成。如果你总是拖到最后两三天才开始着手,那么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内容肯定不够深入,更不用说学术含量了。另外,你需要切忌:很多课程总分的50%均取决于一两篇文章或作业的成绩,所以千万别把作业当儿戏。时间应该永远是你的朋友,而非敌人。
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理论知识多少,而是做事习惯不同。在学术严谨的学府中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做事有计划,有很强的自控力,日后在职场的发展自然也会更顺利。
4.2.切忌逃课,特别是小班型讨论课——中国学府注重讲课,课程总是排得比较满。西方学府则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和研究,授课时间不多,而且很多科目不会记录attendance(出勤率)。但是,在所有的西方学府课程中,最不应该逃的是小班型的讨论课。在此类课堂,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批判专家或著作的观点,甚至需要和老师激辩。同时,此类课堂的participation(参与)成绩也是最终评估的重要标杆之一。
4.3.切忌课前无准备,提前预习可事半功倍——在国内学府学习,课前预习可能没必要。一来毕业难度低,老师照本宣科比较多,二来说的都是中文,很容易就听明白了。在海外学习就不一样了。由于全是外语授课,教义和资料也全是外文的,即使是外语分数很高的中国学生,大部分授课内容也未必能听懂。如果不提前预习,很多时候就会如听天书一样。
外